2007年7月19日

影像藝不藝術



圖片是我2007年初的類紀錄片作品. -ginger- 3分鐘


作品內容是假設兩個人,只剩下3分鐘的時間,就會死去。而現場只有一台攝影機,沒有其他的東西...那麼,我們在生命的終點以前,要對著攝影機做什麼,想透過鏡頭傳遞什麼?

這個實驗作品,概念談的是人和人之間的信任,對於自己,對於別人的真實和虛假。
我用了彷紀錄片的手法,重複拍了好幾段3分鐘,然後再剪輯成一個3分鐘。
選用這種手法的概念,是希望這個作品具有真實性,而且有劇情和背景故事。然後他事實上只是一個虛擬的生命經驗...只是一個影像,所以可能有這回事,也可能,沒有這回事..

最近正在構思一部短片想參加台北奬,思考了一些當代藝術中的影像問題。其中我最介懷的,就是影像的作用,也就是作品的可看性和閱讀深度

若是藝術本科系的學生,一定會了解當代影像作品所重視的,通常不會是作品的可看性。不會是影像上的表面美感,更或者是劇情上的問題..通常作品所探究的,是使用鏡頭的藝術家的位置,透過影像讓觀者思考機械工具和藝術家`環境之間的關係..又或者是一個互動的,空間上的裝置。再不然就是文件式的紀錄一件藝術作品。
在大學裡比較早讓我接觸到這類作品的,是大二的林宏璋老師。今天我去故宮看了發現彼此-國際電影裝置展
http://www.npm.gov.tw/events/96events/installations/home/home.html
其中也有林宏璋老師和他合作藝術家的作品,還有蔡明亮導演的影像裝置。
基本上是一個很小的展,不過也有一點還不錯的東西。

雖然藝術跨界到影像領域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,但是不少的藝術家對於影像這個媒材的深刻度,始終都不夠精緻。 得讓我必須集中很多精神,不讓自己睡著,才能了解到影像中企圖呈現的概念

我舉一個例子,比方說這個展覽中EDGAR HONETSCHLÄGER的作品北京假期。他使用了一個象徵性的假人偶蔣宋美齡,陪他在北京這個地方,演出了一齣浪漫詭異肥皂劇。過程是有放點劇情,但重點只是他帶了這個人偶逛北京...然後依依不捨的分手。

影像中的音樂是滿好聽的,但剪輯手法和分鏡非常的粗糙,要不是音樂好聽,我應該不可能看完全片。作品概念看得出來,他企圖表現台灣和中國的政治背景衝突。以他一個外國人的第三者身份,去介入這個城市和惡搞版的北京假期,是有點趣味。但,也僅止於有點趣味而已...或許他還有更深的作品意圖,政治正確在這個作品裡。但是,光影像本身來說,表現得也太糟糕.

當然也不乏有好作品,例如蔡明亮的確是拍電影的人,他懂得使用鏡頭去捕捉人,讓人表演,從環境中找出好的畫面。

不只這個展覽這位藝術家的例子,許多這方面的影像展覽中,也都有這類問題..這是許多跨領域創作者的問題,對於影像質感的敏銳度太低,不懂拍人,不懂處理時間

影像藝不藝術不重要,呈現的內容有沒有意思,能不能讓人深刻的了解到,感受到些什麼,才是重點。這次台北電影節的片子[誰才是導演],讓我笑的很爽.不管是商業還是藝術片,都別自命清高了,尤其是藝術片這個創作族群。當然,跨領域的影像創作者也是,要跨領域,就跨的漂亮一點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