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導演: 亞歷斯馮華麥丹.Alex van Warmerda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金馬影展進入倒數一週
而我每年看影展一定會做的事就是
寫我的個人電影筆記
爲了慶祝部落格開幕已經超過一季
還有今年的金馬即將開跑
所以將舊網址去年的金馬影展筆記搬過來
一天兩篇連續貼到今年影展開始
增加以前沒有補充的導演名字
以及市面上是否看得到的補充消息
但儘量不更改去年所寫的文字內容
雖然在整個文字結構上都很想重新調整
但考慮後還是保持去年那個時候的寫作方式
也是一種過程的比較
不論是從我新部落格所增加的朋友
或是一直都有在看我部落格的朋友
希望這些關於電影的東西
能夠給你們一點娛樂和感興趣
(偷懶的好理由...)
以下開始是正文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若是電影裡的演員
受夠了在戲裡受盡委屈的話
要怎麼辦?
答案是
去敲編劇作家的門
要求更改命運.
劇中劇這種電影類型其實很早就有了
如早期1976年的 [閃亮的馬鞍 blazing saddles]
到近年我在台北電影節看過的 [午夜駭磕浪人]
都是不按牌理出牌的片子
簡單的說
就是犯規
尤其是這部片子
犯規的特別嚴重
說真的
劇中人物會跑去敲作家的門
演出多重劇中劇的點
是滿有趣的
不過看到後來
實在是混亂到讓人有點看不下去
已經可以說他是一部B級片了
可是裡面有些橋段也實在是處理的不錯
例如作者在現實生活用電腦打故事
有時候會因為跟人討論 或是被竄改
劇中服務生的整個命運就被改變了
甚至演到一半會LAG
戲裡用了一些隱喻
例如服務生這個主角
是個超倒楣的角色
從來沒得過什麼真正的好處
被客人`家人`朋友`鄰居`作家`情人玩弄著
好像是天命一樣的
服務了所有人
最後還不得好死
導演很聰明的用了很多不相干的橋段
讓整部戲的節奏和段落都可以撐得起來
好像連觀眾什麼時候會大笑`會緊張的點
都設計好了
似乎想要反諷
他的片子跟一般的大製作電影一樣
具有高度的娛樂性
但其實沒什麼內容
是這樣嗎?
很難寫評論的電影
只能說我不喜歡
但也不能否定它確實有出色的地方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寫於2006.11.19
PS.市面上買得到租得到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