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31日
2018的十首歌
[Short Stay-The Fur.]
今年聽到最打中我的團和一首歌,聽他們的音樂感覺,很像回到我大一剛開始聽獨立樂團的時期,許多令人懷念的元素很剛好的混入這個團,而且主唱有著很棒的聲音。
應該是目前台灣最可愛的樂團,也最療癒。
[暗流-拍謝少年]
是我今年在騎車時最常唱的前三首歌,覺得有些鬱卒困在心腹內的時候,很需要這一首歌。
[米兒-美秀集團]
美秀是一開始被我錯過的團,整個團的型和剛開始聽到的幾首歌不太妙,原本想放棄掉。
但有天背景的自動播放開始放起米兒的時候,覺得被什麼奇妙的東西打中,越聽越多次,越聽越多首,最後就像中了毒,真心地認同他們真的很優秀了。
鄭小韻的那句"她在騙你",常常會在什麼背景裡突然出現,覺得這首奇怪的歌有幾句太過甜美的聲音,實在太衝突也太適合了。
[Go Slow-deca joins]
這首是deca joins的歌裡面,我最喜歡的。
很抽象也緩慢,慢慢地添加一點點若有似無的情緒,還以為可能正要開始一些什麼,卻突然有台車撞過來,只見眼前一道炫目白光。
暈了,也到了。
[午後雷雨-五五身]
五五身是一個可以聽很久的團,也不太需要去搶他們演唱會的票,但是只要有空就會想去看看他們,也希望這個團可以一直都在。
其實他們的歌我最喜歡尋找山神和你們是高牆,不過這首也不錯,而且我喜歡這隻mv。
[愛在夏天-告五人]
告五人是個有點太芭樂的團,聽的時候會覺得旋律和編曲的發展都很正常,甚至乖巧得有點無聊,沒有什麼太令人驚艷的地方。但是他們的歌放在背景有一種穩定的感覺,安定的和弦,剛剛好還算動聽的男女主唱聲音,覺得那些歌在生活裡有一些很適合的場所可以有。
例如這首,在特別無聊的夏日午後,覺得生無可戀也什麼都不想追求的時候,放著歌,不期不待地等著一則可能永遠都不會回覆的訊息,很剛好。
[冬天再去見你-DSPS]
有一首夏天,也可以有一首冬天。
這首歌詞我特別喜歡,好像是被什麼人騙,但是自己覺得無所謂,還是相信著。就算冬天到來,就算沒有人會在那裡等著,還是決定要啟程,走上那義無反顧的一遭。
[光塵-Hello Nico]
這首歌是我聽Hello Nico的歌裡最多次的一首,一開始是在金馬影展的預告片裡聽到,沒有聽出來是他們,還以為是新的團。
有一點變明亮的感覺,配上有點飄的聲音整個變輕鬆很多,他們或許很適合讓自己再放鬆一些,歌也會變得更有趣一點。
這樣的Hello Nico很可以。
[郭源潮-宋冬野]
我聽宋冬野比一般喜歡他的人慢一些,這首歌也是他發表了經過一年我才開始有聽進去。
他的歌,唱出的那些歌詞如果有一天被聽進去心裡,就會一直卡在一個位置很久,很厚實。
那兩句: [你我山前沒相見,山後別相逢]。一直在我的背景裡陰魂不散。
有時候跟著唱著這首歌的時候,會下意識地唱成:[你我生前沒相見,生後別相逢]。
某一天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唱成這樣,但也覺得其實可以。
[我所深愛的人們-Tizzy Bac]
今年的最後一首歌。
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樂團,有一首歌真正的保護了今年的我,那麼就只有Tizzy Bac與這首歌。
若是要做一件這麼真誠也優秀的作品,得經過失去這麼多也這麼痛的代價,這真的不值。我也希望他們可以不用重新組團,不用有這首歌,只要他們都能好好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夠。
但我們只有當下這一個現實,無論如何我們活著的人都只能承受,接下這一切。如果我們真的有後悔,真的有愛,那麼可以試著為那份愛勇敢起來。
我真的不在意這個世界以後會變得怎麼樣,但我在乎愛著的人所在的這個世界。
這世界的一切如果會有意義,全只是為了我所深愛的人們,與我所深愛的妳。
2018年12月30日
2018的十部電影

[她的錯誤教育]
如果要推一部今年的電影給人,我馬上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這部,而這也是Chloe Grace Moretz近年最優秀的作品了。
這是一部以青少年為主的性別認同故事,描述他們在教會組織之下的生活,看著那些自己也都迷失方向的成人們,如何以神之名導正他們的思想,充滿謊言與荒謬的庇護所。
劇情看來似乎是可以憤怒地,去大肆批判與針對那些反同組織,但這部電影並不想要製造對立,也不太有說教的意味。只是提問,如果孩子們就這樣被控制,在如此嚴格的教育下生活,限制他們不可以成為什麼,那麼一切就真的會變美好了嗎?
看看他們的眼神,雖然或許迷惘,但靈魂深處總是會嚮往著自由,關不住。

[她不知道那些鳥的名字]
這部其實是一個看著壓力很大,很不開心的電影,結局也不好。但它深刻地詮釋了某些脆弱的人,那些為愛瘋狂的雜碎們,是如何糾結在一起,想著活下去,也想找個地方死去的心境。
有段時間我的狀態就是這樣子,或許再放任自己不管下去,也會成為接近這個故事裡的各種人渣狀態,說不定。
雖然現在已經離開那個狀態了,但是當時在電影院看著結局的當下,我真的只能哭到不能自己。
那是我醜陋也殘破的心。

[沒關係,是渣男啊]
這部說是年度前三浪漫的電影,應該可以。而且有著濃厚的古典氣味,像是洛基電影那樣的美國夢氛圍,而這裡做的是男人的夢。
為了心愛的女人上擂台拼搏,這是許多古典男子都有的夢想吧。
劇中有句台詞,是女主角的母親對著她說: 要珍惜能夠帶給女人夢想的男人吶。
可以理解,但是我在看完這部想到的是: 也要珍惜能帶給男人夢想的女人吶。
或許我們想要追求的浪漫本身,並沒有那麼的不同。

[一屍到底]
今年最有創意也最有愛的電影,就是這部沒有錯了,滿滿的對於電影的愛。
我一直都很喜歡活屍題材的作品,對我來說活屍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浪漫,身體腐爛也浪漫,拖行著走路緩慢也浪漫,咬人也浪漫,被砍爆血爆漿也超浪漫。因為它們都可以只存在於想像,只在電影或續劇中出現,所以很浪漫。於是這部電影對於我來說,幾乎是完美擊中的題材。
活屍和電影本身,都不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東西,但是有它們可以讓人類過得更有趣。活屍精神和電影精神基本上就是同一件事情吧,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。
碰。

[坂本龍一:終章]
覺得尤其是從事藝術創作領域的人,應該要看的電影。
藝術要繼續做下去,而且要夠真摯的話,生活是不可或缺的,需要把生活帶進藝術裡,藝術帶進生活中。覺得近幾年會讓我真正喜歡的藝術家,都是能夠真心熱愛生活,不特別把藝術和生活分成兩件事的人。
坂本龍一就是這樣的人,他的環境,他感受到的世界全部都可以是他的音樂,只要活著,就是持續在創作著,什麼形式都有可能。
請珍惜這個世界上還有著少數幾位,走在我們前面非常遠的人。

[小偷家族]
是枝裕和在這部作品,應該是用上了所有累積的經驗和能力了吧,這是對作者本身來說企圖相當大的力作。
各種因緣際會的關係交錯,構成了電影裡這麼樣一個奇妙的家族,而家族的本身意義又該是什麼樣,除了血源以外,是什麼才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緊密結合在一起?多少比例的謊言,加上多少比例的誠摯,一點點巧合加上一些誤會,家族的模樣可能就順利浮現。
是枝裕和演示給了觀眾一個幸福的夢境,又親手將它刺破,然後讓這些殘破的人們,可能再次聚集在一起,成為一個模糊的什麼。不是家族,或許也超越家族,因為不斷地重建與破壞之後,才能有的深刻羈絆。
打著這些字的同時,我突然懂了那個人為什麼在當時告訴我,她恨著是枝裕和。
而我現在也懂了,但我沒有恨。

[視界戰]
這部是我今年最喜歡的科幻電影。以這部作品的世界觀來說,是可以建構成一個相當宏大格局的票房電影,但我喜歡它並沒有勉強自己去說太多故事的感覺。
這個近未來世界的設定,是人類的視覺都可能共視,透過中央機構管理著每個人的"視界",所有人的視界都像是個盒子,可以透過各種權限調閱或監視。也因為視界發展得太進步,目光所及的一切資訊都被清楚註明,或許有的人用錢讓自己的資訊能屏蔽住一些,有的人用來讓資訊和廣告更明顯,是一個處處充滿了資訊量的世界。
而在這樣的世界裡,存在著少數幾位能夠修改視界和不被追蹤的駭客,故事就在講主角邂逅了駭客以後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。
說是科幻,但這其實可能是離我們相當近的故事,也可能已經發展到我們所想像不到的地步了。

[風中有朵雨做的雲]
私心給婁燁做這部電影的勇氣和強大的心臟,致上最深的敬意。
它包含了類型電影元素,又是某種程度的紀實,觸及敏感的政治社會議題,還不聽中國的電檢局建議來剪這部電影,搞到上映非常困難。或許之後在中國以外的觀眾,才比較有機會在電影院看到這部作品。
他是中國導演,拍中國的電影,然後在中國上映困難。這就是浪漫過了頭的婁燁,而這部電影也是美得讓人佩服,資訊量大到只看一次電影難以消化。
如果有可能,這部非常建議能和本片的紀錄片[夢的背後]一起觀看,看了就會更清楚[風中有朵雨做的雲],它不單純只是一部電影而以。
它是婁燁,也是現在的中國。

[賣場華爾滋]
以電影本身的美學和故事的深刻度,這部電影是今年一整年度的各種影展片裡,表現得最優秀的作品。
能夠將賣場拍得如此浪漫寫實,彷彿推高機和其中的人們真的在賣場裡跳起歌舞劇,非常不可思議。它同時也是個非常社會寫實的作品,主題沉重卻能用最浪漫優雅的方式來說故事,充滿了對於人的關懷,雖無奈但也在其中放入了一點點希望。
日復一日,我們的現實都像是這般,看似靜止地流動著。可能厭倦生活也無聊到想死,認真的想死,但我們還是試著從中替自己找出一些浪漫,與能夠延續到明天的希望。
一點點也好,再吸一口就可以,我是說空氣。

[阿飛正傳]
會特別放這部,也是因為它今年有重新在台灣放映,當時也是我第一次進到電影院裡看這部電影。
我很感謝陪我進電影院一起看這部片的人,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人,她幫助我渡過了一些很重要的時刻,所以無論如何我都會感謝,該記得的也永遠都會記得。
大螢幕的阿飛正傳如此美好,那是今年發生在電影院裡最棒的電影。果然電影這件事,還是需要進電影院看的,那是電影本身最不可缺少的老派浪漫。
第一次看阿飛正傳時,我跟莉說她很像這個時候的張曼玉,所以我特別喜歡阿飛正傳。
我想我永遠都會記得我說過的那些話,但也永遠無需再相見了。
再見了,2018的電影們。
2018年12月29日
2018的十部劇集
[再見,黑鳥]
這部或許不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劇,但它可能是最重要的。
伊坂幸太郎的故事通常到最後的部分,會有一種前面鋪陳的所有一切,全部都是有意義的整合感。就像是宇宙的秩序早就存在於那裡的感覺,無論是善意,或是惡意,這一切都是必然該發生,也終究會結束。
它是一部好好的跟你過往的人生說再見的故事,負起責任去對那些應該要道別的人說再見,如果我們已經知道自己的盡頭會到哪裡,那麼就把美好留在過去,給那些還要繼續活下去的人。
就這樣吧,Good Bye.
[UNNATURAL]
在今年初就有著年度最佳日劇的氣勢,事實也證明了它的確是水準之上的好作品,說是年度最佳也不誇張。
透過解剖屍體了解真相的推理單元劇,每具屍體都有著不同的故事,從各種角度去討論人為何會死亡。或許意外或者謀殺,每一次死亡背後所隱藏的意義,並不是單純的統計學案例,而是代表了某個人的一生。
如同劇中所述:法醫學是為了未來而存在的科學。
我們需要探究真相,明白仇恨從何而來,也才有機會得到救贖,放下那些讓人變得瘋狂的執念。
或許我們永遠都不會原諒那些世上的惡,但我們必須揭示那些事實,是為了可能更良善的未來。
[Dele]
今年如果沒有這一部劇,UNNATURAL真的是第一名毫無懸念,這一年光是這兩部就拉高了一整年的日劇水準。
Dele優秀到每一集都可以說是電影規格,單集拆開來看都可以不輸平均之上的日本電影,如果有什麼影展願意把這整部劇上電影院放,我願意買票進去看。
UNNATURAL和這部Dele主題不太一樣,但有一些互相呼應的感覺,一個透過屍體講故事,而這部以逝者留下的電子檔案講故事。如果說屍體所揭示的資訊,是關於一個人如何死亡的真相,那麼逝者的電子檔案,就是關於人為何而死的線索。
這部劇的重點並不是真相,而是人們都隱藏了一些什麼,選擇要知道多少,要相信幾分。
這不是科學,它並不能真的證明什麼,但那些被刪除的資訊,可能會讓我們心中的某個重要的人,變得更加完整。
我們一直都可以選擇性的相信,無需全盤接收,為了不要浪費掉那些世界上難得的美好。
[大叔之愛]
這部光是在sp版本的時候,我就看了兩三遍,然後到處推薦給朋友,雖然很少推坑成功。沒想到它後來拍了完整一季的日劇版,而且非常受歡迎,接下來好像還要拍電影版。
以這部劇受歡迎的程度證明,好的戀愛故事是可以跨越各種性別與族群的,雖然這部劇基本上還是有點太戲劇性的浮誇,但它真的是一次非常優秀的戲劇類型嘗試。
連直男都可以被這部劇感動,雖然並沒有因此被掰彎,但真的誠心祝福所有勇敢追愛的人們,這個世界真的可以很大很開闊。
[健康而有文化的低限度生活]
今年最療癒的日劇之一,在我最低潮的時候根本就把這部劇當作精神食糧來嗑,吉岡里帆憑藉著這個角色,幾乎榮登了年度最療癒女演員冠軍。
其實拆開來仔細檢視這部劇的細節,它並不是最優秀的演員群表現,劇本也不是最精緻優秀的,但它有著相當穩定而溫暖的,對於人的關懷和希望。戲劇這件事本來大多就和現實有著一段不小的距離,即使它再如何想貼近現實,取材多少於現實,它終究是戲劇。
但這部劇還是講述了不少現實正發生的,那些所謂社會邊緣人的故事。無論人身處在什麼樣的處境下,就算在社會的最底層,也都該保有一份尊嚴,有活下去的機會與力爭上游的希望。
我們都有需要被拯救的時候,需要一些外力支援,但那些也只應是一個有限度的索求,最終能讓自己改變的力量,還是源於自我。

是今年最哭的日劇吧,哭點不是因為劇情有多麼悲傷,這部劇幾乎沒有在講述悲傷,而是一份對於人的理解,我的哭點也在於被理解的部分。
要接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這裡指的不一樣並不是說只有自己是特別的。當然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但是總會有一些人,對於如何一般地融入群體之中,是相當困難甚至痛苦的。
如果把對於社會的普遍適應性,視為一種技能指數的話,有的人可以剛好正常的符合那個技能標準,有的甚至還超越許多。但也有一些人,是為了追求那基礎的技能指數,都感到困難,需要耗費超出更多一般人的努力,才能勉強做到和其他人相當的水平。
那麼,我們應該勉強或是排擠那些人嗎?
又如果,我們就是那些接不上一般頻率的人,就應該勉強自己或是放棄自己其他的可能性呢?
在那些少數之中,可能又只有少數中的少數,可以得到正確的引導,或是擁有足夠天才於一般人的優勢。更多的是那些無法自我實現,也無法跟上群體的邊緣人。
那麼該怎麼辦呢?
其實我們都差不多苦,但希望我們都可能互相理解。不求得到多數人的認同和喜歡,但應該值得多喜歡自己一點,和自己的獨特或是不成材,和解共生。
我們能夠一起在這個世界上活著,已經是難得,也是奇蹟。

[非獸性男女]
私心的部分在於,如果結衣每年都有日劇,我都會把結衣出演的日劇排在年度十大裡面。
不過這部是真的有內容,算是相當特別的一部劇。特別的部分在於,它看似呈現一種有點鬆散的劇情結構,有些太過瑣碎的寫實和不流暢感,讓觀眾有種被什麼東西稍微卡在心上的感覺。但它其實是一種相對於傳統都會戀愛劇的變形演出,著重在角色之間可能互相觸發的不穩定感,設定了像是顯性對照組的野獸男女,或是隱性的野獸男女,彼此激盪出不同的戲劇性發展。
但這其實也不是容易被接受的劇本寫法,人物性格太過於寫實的問題,在於劇情的推進會很難以預測,甚至有種整體無法推進的停滯感。在戲劇裡體驗到現實感,容易讓人煩躁,尤其主角又是承受著各方壓力的抑鬱角色,或許會有觀眾看著真有感同身受的苦悶。
所以這部劇的酒吧相當重要,要說這部劇的救贖在於主角們酒吧喝啤酒的戲份,一點都不為過。那是讓人放鬆的地方,也是這部劇裡最像是戲劇的部分,它穩定了整部劇的節奏。
不說破的酒友關係,離開酒吧就不用再對彼此負責的距離,那是曖昧不清的這部劇的精華,也是擁有最多可能性的劇場中心。
然而這部劇企圖想讓人看更多的,是那些遠離戲劇中心的瑣碎和輕描淡寫的浪漫。
[淨化萬事屋]
這部四集的劇,是電影版故事的後續,可以獨立觀看,甚至個人認為比電影版的部份還要優秀。
最後兩集的耶誕節篇現在看來也很應景,可以說是今年最好的耶誕精神故事了。關於我們想珍惜的是什麼,為了什麼送禮給珍視的人,又希望留些什麼給世界,對於遠在他方的人,還有什麼想說的話。
它是一道希望能連接兩個不同世界的門,一封有著綿長思念卻無處投遞的信件。
[忘卻的幸子]
年度最療癒,私心推薦2018年最喜歡的日劇就這部了。
它不單純只是在吃美食的劇,雖然劇中大概有百分之八十都在吃,但是每個吃東西的演出都療癒到不行,也非常夠鏘。我是在這部劇才見識到高畑充希的強大,她的演技優秀到只是看著她吃,就能夠清楚地詮釋各種食物的細膩味道,個人覺得那個吃相可以說是藝術的境界了。
關於那些想要遺忘,悲傷無法釋懷的,全心全意地用美食來忘卻。
美食,忘卻,美食,忘卻,美食,忘卻。
忘卻。
[狂想]
由於我的專長和關注的劇集在於日劇,而且光日劇就看不完,所以很慚愧的我幾乎沒在看日劇以外的劇集,但是這部真的相當有意思。
又如果,有著另一個人能在那最私密的心靈深處,共享著彼此的夢境,互相承擔與扶持彼此的脆弱,那會有多麼不可思議?
或許瘋狂,失控地墜落,但是有人能夠拉住自己,或許覺得自己獨處的和諧世界被破壞了,但不討厭對方帶來的驚喜和改變。
艾瑪史東總是很適合演那種,在一生中只可能出現一次的,特殊到沒有人能跟她抗衡的命中注定之人。當那種人能夠在不同也不可思議的夢境中,一次次地出現,很難不說服自己去相信,相信那就是此生最不甘願放手的追逐。
但那好難,相信他人很難,相信自己也很難。所以我寧可當那一切只是自己腦裡的狂想,也不願再次地放手追逐。
將我的狂想拿出一點與你分享,就算只是夢境,也足夠美好了。
2018年12月28日
2018的十部動畫

應該是今年作畫最優秀的作品了,有一點點新海誠的感覺,劇情初期鋪陳比較平淡,但後來發展得滿好,有點溫暖的作品。

[極道超女]
原作漫畫就已經很好笑的作品,而且會無預警的突然加洋蔥,又哭又笑的非常療癒。

[遊戲三人娘]
今年的超鏘作品之一,人生苦悶的時候應該要看一下,遊戲人生。
金屬風格的片尾曲很棒。

[佐賀偶像是傳奇]
原本我不看偶像養成類型的作品,但是這部實在是非常特別。
活屍成為地方偶像,死掉的少女們要完成夢想的故事,聽起來就非常傳奇。


[黃金神威]
非常魔幻寫實的作品,而且也是美食番,很難跟沒看過這種類型的人描述它。總之就當它是個明治時代末期的美食公路劇也可以,只是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有病。
動畫做得還不錯,而且主題曲是MAN WITH A MISSION唱的。
[命運石之門-零]
命運石之門本傳的延伸作品,對於喜歡這個作品系列的人是理所當然會看的。我的人生必看動畫之一,沒看過命運石之門的請先補完,再接著看零這部,真心推薦。
[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姊]
原本因為這個作品名稱,可能不會想看這部,但是試著看了一下發現很有趣。不是單純的耍廢萌,裡面每個角色的個性和對於事物的觀點都很有趣而鮮明。覺得如果對於戀愛題材的編劇感到困難的人,應該要看看這部作品。

[高分少女]
今年我私心最喜歡的作品,因為我的童年也是被電動包圍著,所以和這部的主角有許多共鳴。小時候也有幻想過能有一個很會打電動的女朋友,而且居然比自己厲害,又是個千金大小姐,超級傲嬌,簡直完美。
女主角從頭到尾都沒講過一句話,但是卻是這一整年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動畫角色。

[比宇宙更遠的地方]
這部作品優秀到雖然是今年初的作品,但幾乎就可以確定是年度最佳的動畫了,雖然標準這種事是沒有一定,但是這部作品從編劇到各方面的演出,有著非常深厚且細致的誠意。
2018年12月26日
艾蜜莉的異想世界與嘴鳥
這張畫其實三年前就打好了稿,預定在當時想把它完成,做為耶誕賀年卡的主題。
但是那個時候我突然無法畫圖了,沒來由的。
在那之後隔了一年,我誠實面對著對於創作感到莫名痛苦的自己,收拾好狀態,克服情緒極度不安定的自己,在2017年初做了[人生它還在搖晃]個展。在那個時候我認識了莉,我也以為自己找到了人生中的繆思,可以讓我不停地畫出東西,改變我創作風格的人。
但過程並不是那麼順利,在痛苦與許多讓我分裂的人與事之間,我還是記錄下來了關於莉的那些,在2017年末辦了[li在煙霧裡睡著]個展。
然後2018年,沒有辦展,彷彿回到了當初沒辦法繼續畫這張畫的狀態一樣。
有人說從哪裡跌倒,就從哪邊站起來,於是我想起了三年前想要畫這張圖的心意,把新的顏色覆蓋上去。
在經過了這兩三年的許多事以後,我對於畫圖的感覺變得不太一樣,觀察自己工作室的畫,覺得作品類型變得很分裂,有的很猙獰破碎,有的又格外溫暖好似天真無邪。如果我要把這段時間畫的東西擺在一起做一個展,應該會是一個很難去協調好的空間,可能很難讓人感到喜歡吧。
但這些都晚一點再說,現在就先把這張遲到很久的作品發表出來就好。
艾蜜莉的異想世界,這部在我的年代幾乎是人人都看過的電影,還記得當時許多女生突然都有了一個類似Amélie 諧音的英文名字,大概就像終極追殺令正紅的時候,許多男生都有了個LION的英文名字一樣。
我的第一個女朋友,她也有一個Amélie的名字,當時她好像說就是因為很喜歡這部電影。
我覺得這部電影最棒的地方,就是那些平凡生活中的觀察,透過個人獨特的想像讓一切都變得奇幻。我們是如何對他人感到興趣,把其他人的故事分享與延續,撿拾他人遺失的童心,把那些戲劇性的浪漫實踐在日常的可能。
惡作劇,在暗處偷窺,隱藏自己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舒適環境裡,這些人們都會有的習性,有的時候轉個方向,它就是罪惡,也可能是善良。
艾蜜莉她踏出了一步,決定讓自己走出去,不只是秘密行事,而是進入其他人的生活。
這一切可能都很美好,但這一切也是說崩潰就能隨時崩潰的,我們可能會不小心在某個當下,突然覺得這所有的一切都沒有意義了。
老人他可能不在乎雷諾瓦畫中拿水杯的女孩,是什麼樣的情緒了。在最後艾蜜莉傷心絕望,想要再次封閉內心的時候,男主角可能找不到她,無法拯救或是遲到太久了。
現實中這些都會發生,可能很多人想跟艾蜜莉一樣如此浪漫,但有九成的人最後都會因此失望,沒有拯救到他人,也等不到人來救贖自己。
我們的人生大多都遠遠超過電影的129分鐘,沒辦法有那麼多環環相扣的章節,大多是等待,或者懷抱著希望,希望下一刻會好一些。
我也是這麼希望的,所以我還有在畫圖,發廢文。
致上遲到三年的耶誕快樂,雖然又過去了一個耶誕。
但是我們還有新年。
活下去就還能再有新的一年,雖然已無動力去跨年。
預祝新年快樂,明年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